- · 《智慧健康》刊物宗旨[05/29]
- · 《智慧健康》征稿要求[05/29]
- · 《智慧健康》投稿方式[05/29]
- · 《智慧健康》收稿方向[05/29]
- · 《智慧健康》栏目设置[05/29]
【健康】“熟寝通宵即大丹”!古人的睡眠养生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《琐碎录》说: “卧处不可以首近火,恐伤脑。” 头部温度过高,睡醒后会觉得昏昏沉沉。同时容易在入睡后将被子撩开,反而着凉。 孙思邈说:“夜卧
《琐碎录》说:“卧处不可以首近火,恐伤脑。”头部温度过高,睡醒后会觉得昏昏沉沉。同时容易在入睡后将被子撩开,反而着凉。
孙思邈说:“夜卧常习闭口”是保持元气的最好方法。张口呼吸有很多缺点,不仅不卫生,而且使肺脏易受冷空气和灰尘等的刺激,胃内也易进入凉气。
2.卧不覆首
人睡觉的姿势主要有仰卧、俯卧、侧卧三种。
侧卧是许多人常用睡姿,有时即使仰卧入睡也很容易转为侧卧。由于肝经位于人体两侧,且《黄帝内经》言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“肝主藏血”,因此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,都能养肝气肝血。《希夷睡诀》提倡:右侧卧,则屈右足;屈右臂,以手承头;伸左足,以手置于股间。左侧卧,与前相悖。佛门规定右侧卧,名之曰“吉祥睡”,这也是有科学道理的。人的心脏在左侧,如果左侧卧则可能压迫心脏。需要注意的是,侧卧时应确保枕头能给肩膀足够的支撑,过高和过低的枕头都可能引起肩颈不适。
3.睡眠不可忧虑恼怒
至于午觉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一个高质量的午睡并不需要很长时间,10~30分钟即可让你精力满电。国外研究证明午睡不仅有利于提高记忆力,还能降血压。如上班或上学条件有限,中午不能睡觉,可静坐一刻钟,闭目养神。
8.卧时不可头对火炉(暖气)
【来源:汕头市卫生健康局_工作动态】
明末清初医家曹庭栋所著《老老恒言》中的“操纵二法”值得我们学习。“操”须先“贯想头顶”(意念领先),而后“默数鼻息”(用鼻子呼吸,并默记其次数),然后再“返观丹田”(再把意念收回到自己的丹田中来)。如此反复多次,便可使“心有着落,得不分驰”,渐渐进入梦乡。“纵”与“操”相反,“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,亦可渐入朦胧之境”。
很多时候,失眠都是因为躺在床上千头万绪胡思乱想。南宋·蔡元定《睡诀》指出:“睡侧而屈,觉正而伸,勿想杂念。早晚以时,先睡心,后睡眼。”要想在晚上11点前入眠,提前上床静心安卧摒除杂念也很关键。
睡眠黄金时间
趴着睡,睡姿如老虎俯卧。传统认为龙即是肝,肝主血;虎即是肺,肺主气,有人认为趴着睡能养肺气,可以增强肺脏机能。但对于颈椎病患者或颈背部不适者来说俯卧是最差的睡姿,这种睡姿不仅对颈椎和腰背部造成过多的压力,也会对胃部的肌肉产生压力,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。俯卧时头颈部长时间转向侧面,致使颈椎胸锁乳突肌、斜方肌和肩胛提肌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,是引起落枕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古人非常重视睡眠,认为睡好觉胜过吃补药,有“熟寝通宵即大丹”的说法。睡眠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体会,如果晚上睡不好,第二天不仅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,还会异常烦躁。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呢?古人对此早有研究,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古人的睡眠技巧。
明代陈继儒在《珍珠船》中说:“睡是眼之食,七日不眠,眼则枯。”如果每晚11点仍不睡觉,对肝血消耗巨大,日久伤及肾。会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,肤色暗沉,痘痘、出油等各种问题冒出来,这时候就是天天用昂贵护肤品,拼命锻炼身体,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带来的伤害。
睡时一定要静心安稳,如果睡下以后总在思虑日间或过去未来的杂事,甚至忧愁焦虑,不但会失眠,而且对身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说: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思则气结。”凡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,从而导致失眠,甚至疾病。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恼怒,还应防止任何情绪的过激。
6.睡时不可张口
文章来源:《智慧健康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j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9/1712.html
上一篇:智慧医疗赋能眼健康发展
下一篇:智享健康新主义,帝伯朗智慧屏空气炸锅体验